企業優勢
配置先進CEC人才測評系統,對人才、崗位進行全面、科學的測評,確保人才與崗位的精確匹配保證獵聘人才的質量。
人才測評的意義:
一份詢問人們在各種情勢下如何反應的問卷真的能測量出人的特質,告訴我們這些人最適合做什么嗎?
答案是肯定的。通過一系列科學手段和方法對人員個性、智商等基本素質及其績效進行測量和評定,就是人才測評。
心理學家在大量的實例篩選中,發現智商水平、情商素質及能力結構與人的成就機會存在著某種必然聯系,人的特質有一定的穩定性,并能通過一定方式表示出來。有100多年歷史的測量統計理論已經比較成熟,能對一些特質進行量化描述。這就是人才測評的主要依據。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以人才測評獲取從書面材料和面試中不能捕捉到的信息,在新員工招聘選拔、人力資源診斷、高層關鍵崗位晉升、薪酬體系設計與實施、培訓需求分析等方面得到直接幫助。有數據說,人才測評對應聘者的可預測性高達81%~89%,面談只有14%~21%可預測性。
1956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利用人才測評技術(當時稱為“管理發展研究項目”),對幾百名初級管理人才進行了評價,然后將評價結果封存起來,8年后將當時的情況與這8年里的實際升遷情況進行核對。結果證明,在被提升到中級管理職位的人員中,80%的評選鑒定是正確的,在未被提升的人中,有90%的人員早就預測到了。
資料表明,施樂公司曾對500名銷售人員和經理進行測試,花費了34萬美元,而實際增加的經濟效益是490萬美元;美國AT&T公司1998年投資3.3億美元咨詢費,重要工作之一是人才測評,綜合效益是15%,避免了5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雖然在招聘中運用人才測評技術會增加招聘成本,但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考慮,測評成本無疑是值得的。所以國內有武漢凱迪電力有限公司在1年內就實施了3次大規模人才測評。
實際上,對任何一個被測評的對象來說,只要他擁有正確的心態,每一次測評都是一個學習、訓練、提高的過程。因為測評可以使人更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幫助人們在個人發展和職業道路的選擇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